针灸-免疫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04页(3537字)
系应用针灸学与现代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刺灸腧穴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的效应、规律及机理。
此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继针刺镇痛的临床与原理研究之后,针灸学同现代医学科学相互交叉的又一颇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更客观地认识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指导治疗和丰富实验针灸学的内涵。
从50年代起,中国已有人应用免疫学方法与技术研究针灸的作用,随后为阐明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理而开展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以往的研究资料反映,刺灸腧穴可不同程度地调节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显示了在防治疾病方面的价值,也为针灸消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在针灸-免疫效应表达上,刺灸腧穴往往优于非腧穴,刺灸不同的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腧穴可增强药物穴位注射后的免疫效应;刺灸腧穴有增强药物功效的作用。有关学者认为,腧穴在针灸-免疫作用方面的这些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并加以利用。通过归纳针灸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过程中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理、抗过敏和抗癌作用的某些规律性现象,认识到针灸作用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病变组织的的而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而实现的,并且具有整体性与双向性特征,即在不同水平上对多个器官、系统正常的或异常功能的产生影响,但对正常功能的影响一般仅限于生理范围内,对向相反方向偏离的功能可产生反向性的调节作用。
所以,针灸作用是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这是针灸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不引起毒副反应的生理学基础。
可以认为,针灸疗法在调节功能这一重要环节上发挥着比药物更符合生理学规律的作用。研究资料还表明,只有当外周神经传入机能健全、中枢神经功能正常,针灸才能发挥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生理浓度的皮质醇等物质对针灸-免疫效应的发生是必需的。这些初期研究资料已提示神经、内分泌激素参与针灸-免疫作用过程的调控。
近期研究进展主要在于:(1)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难治性肺结核、急性菌痢、间日疟等的治疗结果表明,针灸可有效地对抗病毒、细菌或原虫感染,是通过加强或调节患者免疫防卫功能而发挥抑制感染的作用。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资料证实,针灸对血清总IgE与特异性IgE均有降低作用,并可使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数与脱颗粒能力下降,细胞数增加,T细胞亚群异常的比例关系得到明显纠正,从而改善免疫机能状态,提高患者抗炎抗过敏的能力。有人在建立外分泌液中SIgA超速离心分离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本病患者粘膜免疫功能和针刺对它的调整作用进行研究,表明患者粘膜呈SIgA免疫高反应状态。呼吸道粘膜SIgA量增多,可能通过介导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引起迟发型炎性反应,并同免疫调节机制失调有关。
患者经治疗后均获较好效果,认为针刺降低血清IgE含量,为控制本病发作的第1级机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减少粘膜外分泌液中的SIgA含量,为阻断发病的第2级机制(SIgA介导的嗜酸细胞脱颗粒引起的迟发型炎症反应)。
针灸治疗自身免疫病是近几年开展较多的研究项目,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经艾灸治疗后,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的同时,血清抗甲状腺抗体结合率、K细胞活性和Th/Ts值均明显下降。
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PWM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抗体的水平与Th/Ts值呈显着相关性,艾灸后随着后者值的下降,淋巴细胞分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水平也相应降低,提示艾灸纠正该病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关系而实现的。血清TSH受体抗体在甲亢症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原发因素可能同细胞免疫异常有关。针刺治疗甲亢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4、T3含量和TSH受体抗体活性,可能同针刺后细胞增加,细胞减少、纠正异常比值相关。
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已初步显示,针灸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而产生一定的抗癌作用,并对癌前病变乳腺增生病向癌发展起某种阻断作用。(2)预防: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可较有效地预防实验性结核病与流感,其机理同针灸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T细胞转化功能或通过提高血清干扰素效价、活化巨噬细胞有关。临床与动物实验资料提示,针灸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当隔药灸关元等穴后,健康老人NK细胞活性、淋转功能明显提高,自身花环形成率降低,失调的T细胞亚群比例得到显着纠正,延缓免疫功能的增龄性紊乱。上述预防性研究有利于纠正本领域重治轻防的倾向。近几年已开始重视对影响针灸-免疫效应的因素如腧穴、针灸术式、刺灸时机等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针灸-免疫作用规律,改进疗法,提高疗效,也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重复率。(3)机理研究:由于认识到体内存在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有关学者研究了不同神经递质系统在针灸-免疫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或对电针过程中纹状体内亮脑啡肽对免疫反应的调节进行探讨;或为针刺影响免疫功能在中枢有神经激素的调节、在外周通过神经肽同免疫活性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机理提示了物质基础;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到电针可激活淋巴细胞上未结合的亮脑啡肽受体活性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电针后在内源性阿片样肽释放增加的情况下,对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环核苷酸与受体的影响,均可能通过内源性阿片样肽受体起作用。
上述实验资料提示,针刺信息可从外周传至中枢神经,影响不同递质类型神经元活动,经过中枢的整合,一方面调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垂体释入有关激素,调节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又通过中枢下行通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释放某些递质以及脑啡肽等物质,通过免疫器官或淋巴细胞又可释放具免疫活性的多肽物质影响外周神经,进而影响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实现反馈性调控,形成调节环链,共同维持机体的自稳态。但迄今为止,针灸-免疫作用的内分泌机制的研究,似乎尚未真正起步。由于认识到除神经-内分泌调节外,免疫系统的平衡还有赖于自身调节,针灸-免疫作用在这个层次的机制研究较整体调节层次者多,但大多数限于T辅助细胞和抑制细胞相互关系、巨噬细胞以及这些细胞产物水平上。另外,在研究中已经应用红细胞花环技术,观察到针灸调节功能同它影响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有关。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认识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通过调节功能的途径以期重建免疫系统稳定性,因而免疫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重视。从上述资料所展示的针灸对免疫系统功能良性的调节作用,不难看出同免疫调节剂有类似之处的针灸疗法,是实现上述治疗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后应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腧穴与刺灸方法及其它相关因素加强研究,阐明其作用规律、原理和调控机制。
过去,由于往往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割裂开来进行研究,从而影响了从更深层次上阐述针灸-免疫作用的机理。今后,应用免疫生理学的最新知识,跟踪“脑的10年”中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枢神经递质与内分泌激素在调控针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探讨其反馈调节途径以及它们同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关系等,将对阐明针灸-免疫作用规律与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1 赵建础,等.陕西新医学,1983~1984
2 成柏华,等.针灸与免疫功能研讨会论文合编,天津:中国针灸学会,1988∶186
3 夏韦江,等.上海市针灸杂志,1986,3∶1
4 胡国胜,等.上海针灸杂志,1990,4∶4
5 何金森,等.中国针灸,1990,6∶19
6 翟道荡,等.上海针灸杂志,1990,2∶32
7 喻国雄,等.上海针灸杂志,1990,1∶30
8 赵粹英,等.上海针灸杂志,1990,4∶1
9 杨永清.上海中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1;1
10 陈汉平.上海针灸杂志,1992,1∶39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陈汉平教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