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67页(3381字)
中药性味包括药性和药味两者。
药性,或称中药的性质,一般分为寒、热、温、凉四性(气)。药味,或称中药的滋味(味道),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它们是中药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对标志中药的功能、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保持中药特色与绵延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性味之说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里已载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及“淡味渗泄”诸说。
《神农本草经》则从药学角度记载了性味的内容,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并制定“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12世纪初寇宗奭《本草衍义》始称“气”为“性”。
虽然一般多以此为是,但“四气”称谓仍长期沿用。药性,除寒、热、温、凉外,尚有平性及“大”、“微”等程度的划分。
因此,药性寒热的功能相应也有强弱不同。药性的功能,现代可总结为:寒凉药性,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能;温热药性,有温中祛寒,助阳等功能。
平性因无寒热之性的特征,故无功能体现。“五味”之外,后世又增加涩味,但徐大椿(1693~1771)解释说:“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涩,亦与酸同”。
至于早已出现的淡味,一般以“淡附于甘”来处理,故仍称五味。关于五味的功能,通过历代的丰富与发展,至17世纪末已完全确定下来(见汪昂《本草备要》),现代可总结为:酸味或酸涩味,有止汗、止泻、涩精等功能(能收、能涩);苦味,有清热泻火、泻下、泻肺降气、燥湿及泻火坚阴等功能(能泻、燥、坚);甘味,有补虚、缓急、止痛、和中等功能(能补、缓、和);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及润燥等功能(能散、横行、润);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能(能软坚、下);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能(渗、利)。
严格地说,性不止四,味不止五,故现代也直呼性味。
性味是现代研究、论述中药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于性味的研究,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主要是文献整理与理论探讨,专门的实验研究较少。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发现历史上对性味,尤其是对味的认识不完全一致,缺乏客观判断的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医药学家对同一药物常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性味标注。
虽然时有争议,但未引起普遍重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关于药性则与中医理论相适应,根据药物功能疗效所作的理论概括,正是由于中医辨识疾病证候性质有寒、热之分,所以中药药性才有寒、热区别。确定药性的原则虽是明确的,但药性具体反映在药物的功能上,除清热泻火和与此有关的几种功能可体现并可能找到客观标准外,许多药物的药性尚难在功能上体现或难于找到客观标准。
药味的情况尤为复杂。首先,关于药味的确定,自古以来就有口和以功能(或主治)推断两种标准。这是研究药味最大的难题。
其次,按药味是功能的标志,不同的药味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来检验,有关中药学书籍所载,二者不相吻合的药物所占比例并不小。即以真实的味感来确定药味,也不是很容易的。
药味会受到药物品种、产地、品质、炮制方法等的影响;药味是药物众多成分味的综合表现,口口尝的味又不一定是发挥功能的某种成分的味(有效成分的味可能被“无效成分”的味所掩盖);味不止五六种,中药的功能又很多,用少数几种药味概括众多的功能,实际上已很受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实验研究,深化性味的理论,虽然有许多困难,但80年代以来,中国药学工作者仍然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药性方面,梁月华等指出:寒凉药能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降低;又能使脑中5-羟色胺含量增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排放均减少,认为寒凉药有促进5-羟色胺合成、抑制交感神经介质合成与释放的作用。温热药能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又能使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增加,并维持较高水平;使5-羟吲哚醋酸含量增多而5-羟色胺含量变化不大,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排出量增加;认为温热药对5-羟色胺合成与降解有促进作用。关于药性的物质基础(成分),冯玉明等根据多种中药的元素分析资料,认为药性的寒热可能与其所含微量元素铁、锰、钴的含量有关,如有明显壮阳作用的温热药中,这3种元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寒凉药。岳凤先等根据国外研究资料发现附子、乌头、细辛、吴茱萸、花椒等都含去甲乌药碱,认为这可能是温热药的成分之一。马泽洪结合多种类别中药的已知成分、药理加以分析、整理,认为温热性药物含有某些生物碱、挥发油、激素及其类似物、某些消化酶或营养物质等,可以兴奋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循环、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供给能量,从而显现其温热作用;寒凉性药物含某些挥发性成分、生物碱、某些卤素及其盐类、金属元素、蒽醌类和其它致泻成分、抗菌消炎物质,大多数能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和肌肉活动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能力,从而显现其寒凉作用。药味方面,专门的实验研究甚少。就味的性质而言,曾广植认为它是舌上的分子识别,把药味和药物的滋味看作是可以感知的同一事物。至于各种药味的具体物质(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功能),根据不同药味有关各种药物的已知成分与药理作用加以分析整理,可以初步认为:酸味的或酸涩味的药物主要含有机酸、鞣质,故有止泻、止血等作用;苦味药主要含有生物碱、甙类等,故有抗感染、泻下通便、祛痰止咳等作用;甘味或甘淡味的药物主要含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故有强壮、增强免疫功能、增进营养等作用;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或挥发性物质、甙类等,故有发汗、解热镇痛、健胃驱风等作用;咸味药主要含无机盐,故有增大肠内容积、促进排便等作用。
至于性味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认为:辛味药多性温,以能散寒者为多;苦、咸味药多性寒,以能清热者为多。总的说来,现代有关性味的研究还远远不能解释中药性味的理论,揭示性味的本质。现有的研究资料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已有的药性研究资料基本上是选择清热药、温里药作为研究对象,虽然较能说明问题,但没有普遍性,难于说明其它各类药物其寒热之性的表现(指标)。
药味的研究由于药物药性的味和实际的味感不完全一致,一味中药的味通常是多种成分味的综合等原因,而使其现代研究很难开展。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片面性很大。
将来关于性味的研究,文献理论方面仍然很重要,它将针对性味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深入细致和具体的探索,以解决某些问题或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药性方面,首先可能从中药学的角度进一步指出确定各种药物寒热的依据(指标),对各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取得统一的认识。
实验研究仍将以清热、温里药等较典型的寒性药或热性药为主要对象进一步开展,并可能从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成分)方面找到一定的规律而有较大的进展。药味的研究将首先就确定药味的标准认真开展讨论,主要倾向是以药物真实的味感确定药味,统一对药味的认识。实验研究可以从较多有典型药味的药物或成分着手,在不同药味的药理作用(功能)方面找到某种规律,与药物真实味感相关的药理作用和既定五味的功能(药理作用)必然有一些出入,不完全一致,由此有可能对原有药味的理论提出修正。
。【参考文献】:
1 曾广植.自然杂志,1980,3(1):72
2 马泽洪.药学通报,1984,19(10):59
3 梁月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2):82
4 庞俊忠.中药通报(中药理论增刊),1986,1:8
5 岳凤仙,等.现代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158
6 刘继林.中医药信息报,1988,10(29)
7 骆和生,等.中药方剂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5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继林教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