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7:07: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117页(267字)

篇名。

三国魏嵇康撰。提出关于审美客体(声音、音乐)与审美主体(哀乐、情感)关系的一种文艺心理观点。

“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感情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认为哀乐是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客体的声音无关。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主体心理与客体声音有区别,强调审美主体心理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又云:“声音无常”;“音无变于昔,而欢戚并用”。肯定同一情感能够表现不同的声音,同一声音能够表现情感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辩证地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关系。

上一篇:声实迭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