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16:0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18页(612字)

【生卒】:1924—

【介绍】:

美国犯罪学家。

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社会学。1948年于挪威奥斯陆大学获学士学位。

1950年和1955年先后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起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教授,1968-1972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72年起任社会学和法律教授,兼塞林犯罪学与刑法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起任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1966-1967年任美国犯罪学协会主席。

其研究涉及杀人犯罪、少年犯罪预测、暴力亚文化、少年同生群犯罪、性犯罪入的处遇、刑事被害人等领域,并取得成就。1958年出版《刑事杀人模式》,研究杀人犯罪行为发生的典型模式,强调被害人在杀人案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在被害人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1967年与费拉柯蒂合着《暴力亚文化》,提出犯罪的暴力亚文化理论。1972年与费格利奥、塞林合着《同生群中的少年犯罪》,报告对1945年出生于费城的同生群的调查结果,证实慢性犯罪人的存在,对犯罪学研究和刑事政策产生影响。后又对1958年出生于费城的同生群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查。1988年后,还与中国学者合作,在中国开展类似调查。

1960年获国际犯罪学协会颁发的丹尼斯·卡罗尔奖和美国犯罪学协会颁发的奥占斯特·沃尔默研究奖。还着有《犯罪与少年犯罪社会学》(与萨维茨等合着,1962)、《少年犯罪测定》(与塞林合着,1964)。

上一篇:沃尔夫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