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象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1:10:1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70页(571字)

亦称“景外之景”。

中国古代美学术语。意境论对于在虚境中呈现的景色和形象的一种概括。指超以形似、虚实统一的艺术形象,即境生象外,其含义与“境界”、“意境”相近。实质上是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辩证统一。

艺术作品要描写具体生动的形象,但又不能只摹写物象,拘泥于形似,必须超出自身的直接性,寓间接性于直接性之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渗透、融合,从而形成完整、和谐的艺术整体。语出唐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前一个“象”,是艺术家描写的具体、有形的实象,可为视听感官所直接感知;后一个“象”,是由前一个“象”引发而生的无形的、虚幻的境界。艺术家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实击虚,“无”中生有,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联想,创造出一种含蓄隽永的审美境界。

艺术形象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虚与实、隐与显相统一的特点。其审美内容往往是不确定的,可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意趣情志去补足、充实和丰富形象,在审美欣赏中进行再创造,感受、体验其“象外之象”,品味、领悟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真正自由地进入审美境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