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21:2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447页(1521字)

①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流派。

以华生1913年发表题为《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为诞生标志,号称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在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其形成和发展分两个时期:(1)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华生阐述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即心理学应放弃意识而以行为为研究对象,放弃内省而以客观方法为研究方法,以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任务,以达到预测、控制行为的目的。

E.B.霍尔特、拉什利、W.S.亨特、魏斯等人属早期行为主义者。

(2)1930年以后为新行为主义时期。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正统行为主义,包括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和赫尔的假设一演绎行为主义;非正统行为主义,包括新赫尔学派、新托尔曼学派行为主义等;斯金纳的极端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保留以客观方法研究行为这一行为主义的根本特征,但较之早期行为主义,表现出强调用操作主义的术语描述、说明人的行为,重视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的研究等特点,并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学习理论,如赫尔和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等。早期行为主义的产生适应了美国社会对通过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来提高生产效率、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也受西欧机械唯物主义、新实在论哲学及心理学中逐步形成的贬低和限制意识作用的倾向的影响。

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早期行为主义的观点趋于极端,受到很多批评和反对;二是20世纪30年代后,操作主义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哲学思潮而为新行为主义者所普遍接受。

自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成为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并渗透到许多人文学科中,影响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后,面临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除斯金纳的极端行为主义仍发挥一定作用外,其他形式的行为主义已不再作为心理学的派别而存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产生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郭任远是该学派最积极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以实验证明小啄米和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后天习得,并提出与华生类似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50年代后在中国遭批判和否定;70年代末起,注重对该学派实事求是的评价。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动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大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其所揭示、设计、创建的行为规律、行为控制方法和学习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深远影响。但其否认意识,过分强调客观方法,一度使没有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其“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能论”等观点亦存在偏颇之处。参见“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②(Behaviorism)书名。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着。美国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25年出版。

是作者深入浅出地向民众传播行为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共12讲。

第一讲阐述行为主义的涵义,提出刺激-反应公式,主张心理学要研究看得见的外显行为,而非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或意识。第二讲论述人类行为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主张采用客观的观察、实验等方法,拒绝内省法。

第三、四讲讨论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机能以及腺体在人类日常行为中的作用。第五讲起论述用刺激-反应说解释和研究人类的本能、情绪、习惯、言语、思维和人格。

认为人类不存在本能、遗传,那些似乎类似本能或遗传的东西实际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情绪也是身体对特定刺激做出的反应;思维是内隐的言语运动,这种内隐行为大部分可以通过喉、舌的肌肉运动以及手势、皱眉、耸肩等外显行为表现出来。人类的习惯亦是时常受各种体内外刺激的结果,人格是人所有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书中体现作者是一个极端的环境主义者和机械论者。中国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李维的中译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