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0:39:2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67页(663字)

动物幼仔敏感期内对最初接触的刺激物具有较长久依恋、偏好和记忆的现象。

这些刺激物包括它们的父母、人和任何其他物体,甚至它们生存的环境和环境中的声音、气味等。羔会追随曾用奶瓶喂养过它的人,即使已断奶且回到羊群中。许多早熟的幼年动物,出生之后都会不加区别地追随首次见到的活动物体。

刚孵出就与母亲分开的麻鸭会追随看到的慢慢移动的物体,不管是粗糙的模型鸭、还是慢慢走动的人,甚至是一只纸箱。

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出生后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多半是母亲,靠近母亲会得到身体的接触及温暖,或者是食物。包括一种学习过程,通过它发展出对母亲的依恋,也称追随印记。

麻鸭对活动物体形成依恋一般在孵出后的10到15天,但在两个月时还能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此后这种倾向逐渐减弱,可能是由于探索及恐惧的发展。

也有一个敏感期,时间长短因物种和环境而不一样。

对动物的社会性发展和选择食物及栖息地可能有长时效应。

出生后3周~10周是它们社会接触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出生后隔离饲养超过14周,其随后的行为则表现异常。

有生物学意义,能使幼年动物学习父母的经验,得以精确和详尽地辨认父母和同种其他成员。在幼仔出生后的1小时内,母山羊对其幼仔气味的辨认也有一个敏感期。只要嗅闻5分钟,母山羊就足以知道它就是自己的幼仔。

如果没有这样的接触,幼仔就不被接受,母山羊就不让幼仔吃奶。也有错误印记,如白冠雀同其他亚种在同一地区越冬后,它们的雏鸟可能学会错误的方言;有的动物幼仔追随异种动物,成年后可能会对该种动物发生性行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