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47: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629页(446字)

有效完成运动技能必备的心理特征。

影响并制约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和表现水平。分两类:(1)心理运动能力,主要体现在小肌肉运动中。包括操作准确度、上下肢的协调性、应答定向性、反应时、臂部动作速度、速度调节、手和臂的灵活性、手指的灵活性、手臂的稳定性、瞄准。(2)身体运动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肌肉或身体移动的运动中,包括最大柔韧性、动力性的柔韧性、爆发力、静力性肌力、动力性肌力、躯干肌力、全身协调性、全身平衡性、耐力。

前一类能力操纵复杂的运动,需要心理因素的参与;后一类能力是自身的肌肉动作能力,是纯身体运动的技巧,较少受心理因素控制。这两种能力不能截然分开。运动能力必须由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协同组合,因为现代体育运动中的各种身体运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很少自发的纯肌肉动作。个别自发性的肌肉活动往往成为运动技术动作失误的原因,且越是复杂的高水平运动越如此。科学区分各种运动能力,可从运动训练学和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不同角度,为运动能力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