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展心理思想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3:21:0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08页(909字)

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有关发展心理学的思想观点。

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当推中国历史上从发展观点来分析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成为历代儿童心理学思想继承、改造和发展的主体。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先天和后天关系。孔子以“性”和“习”的形式最早提出先天和后天的问题,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为“性相近,习相远”;墨子极力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所以“染不可不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建构了颇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明确区分了“性”和“伪”,最早提出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统一的“性伪合”思想,强调各种后天因素和努力对心理发展的不可逆影响,通过“化伪”以“起性”,从而赋予教育以更积极的意义;其他如孟子的“性善论”、韩愈的“性三品说”等,也都从各自角度阐述了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孔子最早提出人类心理随年龄发展的思想,且认为这种发展既是连续的,又具有阶段性,在性习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的心理并非千篇一律,还存在类型与品质上的个体差异;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多从某一侧面讨论了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问题,如对胎儿发展和胎教的认识,对婴儿发展的认识,对学龄期的规定等。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早阐明该思想的孔子将学与思、教育与智力发展辩证地结合起来。此后历代教育家、思想家关于教育与发展问题的见解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教育促进儿童心理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强调不失时机的及时教育。

(4)儿童道德发展与培养。

孔子最早提出心理学关于道德结构及其发展与培养的思想。他将道德品质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并将其形成看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他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形成之本,“仁”是道德的核心。道德情感则“兴于,立于礼,成于乐”。道德意志过程包括“自省”和“自克”,立志、磨练和持恒为培养道德意志之道。

孔子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主张言行一致,提倡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服从道德目标,即“仁”。

由于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主导思想,故后世思想家多对其进行解释,但没有大的突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