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念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3:31: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23页(713字)

认知结构理论的一种。

新皮亚杰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凯斯提出。主要内容:(1)中心概念由一系列概念和概念性关系组成,不是推理性的。它应用于更广泛、更系列的特殊领域的课题任务,用于学习新事物和外部世界,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中心概念结构是一种概念和概念性关系的内部网络。

当儿童在一种新的认识水平上思考广泛、系列的大量情境时,它起着重要作用,并帮助儿童形成应付这些情境的新的控制结构。“结构”是指由若干中心点及这些中心点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种内部智力实体。

其中.“概念性”是指这些中心点及其联系是一种语义性的组成。“中心”是指构成广泛、系列的许多特定概念的核心结构,在帮助儿童向新的思维阶段转换时起关键作用,在新的思维阶段中也起到中心的重要作用。

(2)发展需要一系列中心概念结构的组合,每个中心概念受普遍的一般性发展规律的限制,都要经历相同的时间上的转换,都要经历一个一般、普遍性的阶段顺序,最后达到发展的最高水平。

儿童发展要经过四个主要的执行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相互关联阶段、维度阶段和向量阶段。这些阶段的区别在于儿童必须表征和操作的关系水平不同。每一发展阶段有三个子阶段的一般性顺序,即单焦点、双焦点和复杂性协调。

这些子阶段的区别在于儿童必须表征的要素的数量以及组织这些要素的方法。(3)儿童早期的智慧能力和他们依赖的控制结构是用于对付特定问题情境的手段,也是获得与情感因素有关的目标的手段。

该理论吸取了皮亚杰理论的精髓,又保留了新皮亚杰理论、新天赋理论和新学习派理论的长处,在各学派的中间土壤中发展起来,为智能结构发展的一般性观点和特殊性观点之间架设了桥梁。参见“控制结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