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性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8:13: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4页(395字)

个体未经过自己的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能力。

与个体的气质、性格、文化水平、社会环境、智力水平、思维类型,以及年龄、性别、暗示实施者在接受者心目中的权威、影响等因素有关。通常称易接受暗示为暗示性强,称难于接受暗示为暗示性弱,称少数接受暗示后出现与暗示相反的行为反应为负性暗示性。在普通人群中,该能力很高或很低的人仅占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有人认为,女性这一能力较高。

不良的暗示可能导致某些心身症状或神经症。同理,合理的暗示疗法亦可缓解某些心身症状或神经症。这一能力可通过一些方法测出,如用两个小瓶盛等量自来水,告知被试其中一瓶是水,一瓶是酒,让其用鼻子辨别。若被试从中嗅出一瓶是酒,则说明该被试的这一能力较高。

通过语言暗示,若能嗅出其中一瓶是煤油,则表明其这一能力更高。癔症患者的这一能力一般较高,所以暗示疗法常常用于治疗癔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