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本尼迪克特,鲁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0页(749字)
【生卒】:1835—1920,1887—1948
【介绍】:
①本尼迪克特 牙利裔奥地利神经症学家。
生于艾森施塔特(今属奥地利)。曾任维也纳神经症教学治疗总医院主任医生,并任教于维也纳大学。
致力于研究神经官能症,特别是癔症,对心理学、神经症学和犯罪的人类学尤感兴趣。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本尼迪克特症候群”学说,认为在神经症和犯罪行为中存在某种隐蔽的内心生活,它是导致神经症症候的病源。
在治疗方法上,摒弃催眠法,提倡采用简易的心理治疗操作法(如启发、道德指导等)。结识弗洛伊德后与之书信交往,曾任阿德勒的老师。
着有《催眠与暗示:临床心理学研究》(1894)、《作为纯粹经验科学的人类心理学》(1895)、《我的一生·回顾和探索》(1906)等。②女。
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人类行为多学科研究取向的倡导者。生于美国纽约。1909年于美国瓦萨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23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人类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博斯的助手,1931年任助教授。为《美国民族学杂志》编辑。1947年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成为继博斯之后美国人类学界的领袖。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印第安文化的起源,视每一种文化为来自其他文化中的各因素的集合。
对西方文化和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文化进行比较,引起很大争议。后运用尼采心理类型学对印第安文化进行人格描述。认为文化人格受人在发展中的文化影响,而非由遗传决定,提出道德的文化决定论。代表作《西南文化中的心理类型》比较两个印第安部落。
还着有《印第安科奇蒂族人的传说》(1931)、《文化模式》(1934)、《佐尼神话集》(2卷,1935),以及被视为西方人理解日本文化的代表作《菊花与剑:日本文化的模式》(194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