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布朗,罗杰·布朗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0页(715字)
【生卒】:1778—1820,1925—1997
【介绍】:
①布朗 格兰哲学家,苏格兰学派的主要代表。
生于苏格兰的科克马布里克。1803年于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10-1820年任爱丁堡大学道德哲学教授。虽属反对英国联想主义的苏格兰学派,却运用联想主义的原则。
受贝克莱的影响,采用“提示”一词取代联想,认为一个观念或思想会对另一观念或思想产生提示,这是心的主动作用。提出提示的两条定律。第一定律是主律,包括接近律、相似律和对比律。第二定律是副律,旨在解释在第一定律基础上发生的情境变化,包括感觉的相对持久性,感觉表现出的相对生动性、频繁性和新近性,一种观念受其他多种观念影响的程度(迭代性),个体在经验、健康、身体结构及参与活动中的情绪、生理、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其心理学观点实际是从T.里德和D.斯图尔特向联想主义的回归。还提出肌肉感觉和关系感的概念,以解释空间知觉的形成,说明推理与抽象均为关系暗示的结果。着有《人类心灵的哲学演讲集》(1920)等。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的先驱。
1952年于密执安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受聘任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讲师。1957年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1962年返回哈佛大学,开始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长期研究。力图将语言学运用于心理学研究,为心理语言学发展作出成就。
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4年被哈佛大学授予约翰·林黎心理学教授奖。着有《词语和事物》(1952)、《社会心理学》(1965)、《心理语言学》(1970)、《最初的语言:早期阶段》(1973)、《心理学》(与赫恩斯坦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