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言语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05:1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37页(463字)

言语发展过程的某一期间出现的自言自语现象。

一种非交际性的、没有别人在场时的独白言语,与演讲式的独白不同。儿童言语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一种过渡形态。在内部言语出现前,儿童只能出声地思维,而出现自言自语现象。

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认为,儿童有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两种自言自语形式。前者与活动相伴随,儿童一边活动一边自言自语,往往是为自己愉快而说;后者在遇到困难时出现,以帮助思维和调节动作,发现问题的所在和寻求解决的办法,由一些表示惊异、困惑、疑问等语气的词组成。如面对拼图的组件不知如何装拼时,就说“这是什么?”“把这个放在哪里?”3岁~4岁儿童的游戏独白较多,问题独白较少;4岁~5岁儿童则问题独白很丰富;6岁~7岁儿童已能默默地利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但遇到困难时仍会自言自语。

一般来说,7岁以后,儿童的独白言语逐步减少。皮亚杰认为独白言语是自我中心言语中三种形式(重复、独白和集体性独白)之一。

作为非交际性独白言语的自言自语是完备地按一定逻辑顺序进行的连贯性口头表达。

上一篇:毒蕈碱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