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表演性运动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28:5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59页(485字)

一种以技艺演示显示儿童运动价值、促进儿童运动技能和运动心态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

可将儿童好动、爱美的天性展现于运动现场,显示儿童的潜在优势,并对社会产生悦目、激励、鼓舞的作用。其基本特点:(1)发展性。

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若伴以人际观赏条件,则其表演性和活动性的优势,能增强儿童的体育欲望,为儿童身心素质、运动技能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技艺性。常有乐曲伴奏,展现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和优美造型,运动过程将激发儿童表现美、欣赏美及创造美的热情,形成表演性运动中技艺才能发展的良性循环。(3)量力性。有较强的年龄段要求,限制超过儿童生理限度的高难度动作,且不宜过量受挫、劳累,防止产生负性身心反馈。应考虑儿童的身心相关性、运动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及人格特征等。

(4)感染性。

儿童天真烂漫、稚气纯真的表演会引起观众尤其是同龄人的情感共鸣,激发其激情,净化社会群体风气。具体有韵律艺术体操、器械操、模仿操及儿童自主进行的跳皮筋、花样跳绳等。

可个人表演或集体表演;可单独组织进行,亦可穿插于成人比赛、团体文体活动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