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管理心理学思想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57: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88页(523字)

中国古代法家学派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法家形成于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其代表人物多系当时着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

春秋时期的管仲一般被认为是法家的先驱,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李斯韩非等是法家的主要代表。法家管理心理学思想包括:(1)人性问题。商鞅和韩非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决定了人人都有自私自利的“自为心”,因而彼此之间都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无所谓善恶好坏。(2)需要问题。

《管子》实际上把需要分为生理与社会两个层次,并包含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的思想。它还阐述了需要与情感的相互关系。“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3)激励问题。法家强调以法制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重视赏罚的心理手段和社会效益,如韩非就把赏罚视为“不可以示人”的“国之利器”,主张必须赏罚分明,毁誉恰当。

(4)领导行为规范的问题。法家还对统治者提出了若干行为规范,说明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的道理。如韩非用“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等事例,说明君主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都会给下属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产生重要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