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知觉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3:05: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04页(609字)
关于个体加工环境信息的理论。
主要有布伦斯威克的透镜模型和E.J.吉布森的环境生态知觉理论。前一种理论认为,个体感觉到的信息不能准确反映现实世界,只能用来对环境作可能性判断。
个体对环境的知觉就像透镜把散乱的光线聚合成一点,首先接受环境中各种散乱的刺激,然后将其过滤,重新组合成有序、整合的知觉。通过不断地感觉经验,个体逐渐知道哪种感觉信息能更精确地反映真实环境,该种刺激在以后的知觉过程中就会占更大比重。这种理论把环境知觉看作是过去经验与当前感觉的相互作用,强调整体环境知觉的心理学模型。后一种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客观因素对物种的适应极为重要,生物体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逃避受伤和死亡以及寻找生活资源和性伙伴,都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生物体的感知系统能精确反映、记录外部世界。因此,感知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能如实反映现实世界,感知到的信息不应是“看起来怎么样”,而应是“看到了什么”。这个过程就是环境向知觉者揭示其自身信息是正确的。个体通过探究,调整感觉输入的强度以及有选择地注意,使这些信息成为一种有效的刺激,从而实现对环境中物体功能的利用。虽然多数环境心理学家认为布伦斯威克的透镜模型对环境知觉的影响较大,但吉布森的模型也引发了人们对演化观点的新兴趣,即强调了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与功能。
布伦斯威克透镜模型
上一篇:环境组织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