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56:2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98页(663字)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

通过交往产生的情感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其形式复杂多样。(1)从交往双方是否借助中间媒介,可以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前者是指面对面的交往。

由于可以利用言语、手势、体态等手段,双方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及其反馈,受情绪的激励;但有时也因考虑欠周密而导致人际冲突。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常用间接交往弥补其不足。

后者是指通过书信、广播等中间媒介进行的交往,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但受交往双方文化水平与现代设备的限制。(2)从交往的持续时间看,可以分为短期交往与长期交往。

这种时间的持续性受交往双方共同活动任务复杂性的制约。(3)从交往双方的社会身份看,可分为角色交往与非角色交往。前者指交往各方都是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代表而进行的交往,具有较严谨的理智因素。后者是指彼此间自由、充分的交往。

(4)根据交往的目的与手段能不能让局外人知道,可以分为公开交往与隐秘交往。(5)根据群体大小,可分为宏观交往与微观交往。(6)根据交往的内容,还可以分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交往有助于人们在认知、感情、行为上彼此协调,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格发展与建立幸福的生活;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即与别人的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就越高。

“野人”的发现与剥夺交往的实验都证明,脱离交往的人,尽管有健全的人脑,也会退化到动物的状态或者变为非正常人。人格形成与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交往实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