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10页(796字)
社会心理学分支学科。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学过程中个体与群体在交往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由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1)探讨影响个体学习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个体的自我意识、成就动机、个体对学校的态度、个体的信念、价值观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适应;(2)研究教育情境(尤其是课堂情境)中群体的合作、竞争、冲突以及群体作用力问题,揭示教师的领导作风、师生的交往模式、班级的凝聚力、课堂的社会气氛等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影响;(3)考察学校组织结构中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等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影响。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阐述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教学的交往本质时,把教育、教学置于社会系统中。30年代,美国的普雷西首先在其《心理学与新教育》一书“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学”一章中,第一次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教育过程,讨论家庭环境、教师、课堂气氛、学校、社会风气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40年代后期,勒温等人关于社会气氛的研究,使得课堂群体动力学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此后心理学家开展了与教育过程有关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研究。50年代,克龙巴赫的《教育心理学》和林格伦等人的《课堂教育心理学》,广泛讨论了课堂学习的社会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许多地方也涉及本学科的问题。1969年,盖泽尔斯在《社会心理学手册》“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章中讨论了社会阶层、社会化、社会对智能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学校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对学习的影响等,被认为是该学科诞生的标志。
7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趋完善。中国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重视研究学校中的社会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