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32:4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34页(1157字)

精神病的一种。

患者有感知觉、语言、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病性障碍。有这些表现的时间至少要有六个月以上者方可下这一诊断。

其中思维障碍最突出,表现有概念发生改变,导致对现实的误解;知觉错误;有时产生妄想和幻觉。

情感改变包括矛盾情绪,情绪不恰当,失去对别人的通情性(empathy)。行为方面可表现出脱离环境、进攻性和古怪。这些临床表现不能用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来解释。

其病因尚未阐明。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有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

按其临床占主导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六种临床亚型。

(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现较少见。常于青少年时期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对亲人也如此;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一般无幻觉和妄想。

早期常不被人注意,经过数年病情较严重后才被发现。很少自发缓解,治疗效果和预后差。(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为思维松弛或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姿态做作,扮弄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兴奋冲动。常伴有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意向倒错。

幻觉和妄想片断零乱,不固定。病程发展较快,预后较差。(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大多起病于青年或中年。

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可单独发生或交替出现。兴奋时,患者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思维联系散漫,内容离奇,动作古怪、作态。

持续数日或数周。木僵时,言语动作明显抑制,重者终日卧床,不语、不动、不食、不便,并可出现蜡样屈曲、违拗等症状,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更长时间。(4)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一译“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个亚型。

发病年龄较其他亚型晚,多在中年发病。起病较慢,起初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内容大多为关系、被害妄想,常有泛化趋势。可伴有幻觉,但在整个病程中仍以妄想占多数。

幻觉妄想大多离奇、脱离现实,影响其情感行为。较少自发缓解,病程发展慢,治疗效果较好。(5)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但又不宜归入妄想型、青春型、单纯型或紧张型者。

此时往往不止存在一个类型的精神症状,且难以判断以哪个为主要临床相。(6)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

亦称“抑郁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状态。大多是在精神分裂症的残留期发生,也可能是分裂症的内在组成部分被原有的精神症状所掩盖,或由于神经阻滞剂引起。抑郁程度往往达不到重症抑郁的程度,但自杀危险性较高。(7)残余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大部分缓解后仍残留某些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而无明显的精神病发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