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智力结构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46: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67页(466字)

一种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R.B.卡特尔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在对瑟斯顿的七种基本能力进行二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一般能力因素G不是如斯皮尔曼所言只有一个,而是两个,并将其称为液态智力(Gf)和晶态智力(G。

)。液态智力是个体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如对关系的认知,类比和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体的禀赋。

晶体智力则是个体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如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R.B.卡特尔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测得的主要是晶态智力,为此他设计了文化平等智力测验来专门测量液态智力。他发现,液态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而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而其衰退则要到60岁才开始。液态智力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联合区,而晶态智力则与大脑皮层特定的运动区或感觉区相关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