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斯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776页(737字)
【生卒】:1889—1960
【介绍】:
苏联心理学家、哲学家。
生于乌克兰敖德萨-犹太律师家庭。1908年毕业于敖德萨黎希笛专科学校。1909年入德国弗赖堡大学学习哲学,一年后转入马堡大学,1913年于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新俄罗斯大学哲学和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1921年在该校人文系并入国民教育研究所后,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32-1942年领导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1942-1950年任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42-1945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1943年和1945年先后当选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
1945-1960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心理学部主任。其主要贡献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首次建立苏联心理学的科学体系、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所着《普通心理学原理》(1940)概括十月革命后苏联和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论斗争的理论成果,奠定苏联普通心理学体系的基础,影响苏联心理学的发展。
所强调的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意识与活动统一的理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成为心理学重要的方法论原则。20世纪40年代中期,因《普通心理学原理》一书而受到批评,在心理学界的地位有所削弱,但1990年后,在学生布鲁什林斯基的帮助下恢复地位。还研究记忆、知觉、言语、思维等。
还着有《马克思着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934)、《心理学原理》(1935)、《存在和意识》(1957)、《思维和它的研究道路》(1958)、《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1959)、《苏联心理学中的思维研究》(196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