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813页(878字)
睡眠中发生的一种极端形式的无意想象。
其主要特点是无意性和被动性及梦境的离奇与怪诞。对梦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1)以巴甫洛夫学说为代表的生理学理论,认为梦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由大脑皮层上未被抑制的神经组织的孤立活动引起的。(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有外显的内容,又有其隐义;做梦是一种非意志的自发的活动,既有沟通自我的功能,又有阻碍沟通的作用。弗洛伊德将梦视作通往个体潜意识的“皇家之路”;梦代表了被从意识中排挤出去的、带有性色彩的愿望的满足。他认为,这些愿望可通过象征手法以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潜意识用来隐藏被压抑的愿望的主要手段是压缩和替代,借此梦者的愿望被转变成梦的外显内容。荣格强调梦的创造功能,认为梦的主要目的是沟通而不是伪装被压抑的材料。他断言,梦依托集体潜意识,近似那些能阐明人的状况的神话和其他集体符号。
阿德勒相信,梦是解决问题的努力,它代表着患者对当前问题的试验性解决而不是愿望的满足。
(3)现代生理心理学观点,认为梦是主要见于快速眼动睡眠期的一种不随意的、自然发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此期间,除了肌肉比较松弛外,其他各种生理功能都较活跃。
这些活跃的生理活动,特别是大脑的生理活动,为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一般认为,梦过程是从脑干巨细胞的放电开始的。
这种放电不仅导致眼球双向水平快速移动和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性脑波,而且也在脑的其他区导致高度的激活;正是对各个脑区的这种高度激活作用,导致了各种离奇的梦境。由于巨细胞放电可大大降低身体各大肌群的张力,造成一种较深的松弛状态,因此脑运动区的激活不会导致实际的身体动作。至于做什么内容的梦,这取决于哪些脑区被激活以及它们各自的激活水平,即脑激活模式。
由于巨细胞放电产生的激活作用异常强烈、迅速,故可同时激活许多脑区,加之体内、外的其他刺激,便使梦境具有高度可变性,有时甚至稀奇古怪。
做梦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有利于经验和表象摆脱束缚,形成新的联系,是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方式之一。梦对于记忆与思维、调节情绪和保持心身健康均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