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00:0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867页(402字)

一译“可见度”。

人对视觉对象的知觉清晰程度。度量指标是能见度水平。当照明水平较高、视觉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较大、视觉对象细节较大或呈现的时间较长时,其水平也较高;还受观察者本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在视觉疲劳时,其水平会降低。在交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能见度过低,驾驶员对前方障碍物和行人易作出错误判断。

根据影响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1)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反差、路面平均光亮程度。为确保可靠的能见度,驾驶员在目标和背景之间感受到的实际反差应等于或大于临界反差。

(2)路面亮度分布的均匀性。若提高与汽车相邻路面区段的亮度,则会使原有能见度大幅下降。(3)迎面驶来车辆前照灯的眩目作用,会车时迎面车灯耀眼,会使驾驶员视距缩短。(4)烟雾。

可使光线散漫,并能吸收部分光线,使光的明度下降,若烟雾透过率低于50%,视力就会下降很多,影响观察,容易发生事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