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70页(682字)
儿童社会化理论的一种。
美国心理学家J.R.哈里斯199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儿童社会化是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是通过学习逐渐成为一个有明确行为、语言、技能、恰当的信念和态度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形式。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地习得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这两套行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途径均不同。
在家中,儿童做错事会受到惩罚,做对会得到赞赏;在家庭之外,若做错了什么,儿童必然会受到同伴的嘲弄,但行为表现很好时,也许根本没有人在意。家庭对儿童年幼时最初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但后来逐渐减弱、淡化,被群体影响取代。
每一个儿童都必然要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儿童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
儿童从群体学习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
对违背群体规则的儿童,同伴会给予严厉惩罚。
儿童在自己的群体中学会怎样在公众中行事,怎样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大家,怎样认识别人和自己,形成自己的社会性,完成了社会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成为他们人格的组成部分,对他们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在儿童群体中,共有的群体文化、规则和准则及其同化作用导致的文化传递,使得群体中各个儿童变得十分相似;群体中也存在着因等级地位不同和社会比较机制而产生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是造成来自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人格差异的一部分原因。儿童在家里也有不同的等级地位,也存在着家庭内部的社会比较,但这些相对来说影响较小。该理论强调社会化的情境性以及儿童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