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40: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71页(463字)

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

在宏观环境和微观人际关系的影响下形成。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某些社会心理(如风气、时髦等)都是在大群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有两种类型:一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积淀,如风俗、习惯、传统、偏见等;二是随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群体特点而产生的多变的心理反应,如群体的需要、兴趣、风气、舆论、牢骚、态度、时髦、暗示、从众、模仿、社会知觉、气氛、感染与人际关系等。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群体心理的统一。有以下特点:(1)整合性。社会信息经过一级加工变成个人心理;个人心理经群体的二级加工成为群体心理,是群体大多数人心理的整合,反映社会现实比个人心理更深刻、更全面。(2)不稳定性。由于是自发反映群体社会存在的,会随群体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舆论、时髦现象及人际关系等。

(3)感染性。对成员情绪有影响,尤其是群体中多数人或有威望的人的心理行为影响更加强有力,个体的社会化、个人自我观念的形成,都是在这种影响下进行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