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53:3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008页(733字)

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

中国古代,孔子的“性近习远”论为此种人性论奠定了基础。嗣后,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生来即是一块坏材料,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性无善无恶论,即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还包括墨家的性“素丝”论、道家的性“素朴”论;性有善有恶论,即先秦世硕等的性有善有恶论,也包括汉扬雄的性善恶混论,乃至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即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在西方现代心理学中,有三种典型代表。(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特性和行为,只看到人与其他动物的连续性,而无视其间的本质区别,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论。

(2)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的人性论。(3)人本主义心理学试图采取折衷主义的立场,反对本能决定论和反本能决定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

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具有决定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