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机制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55: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013页(508字)
认知发展理论。
克拉赫尔和J.沃莱斯1987年提出。该理论阐述认知发展如何运行的问题,着重探讨儿童从外部世界获取知识并加以整合的过程。
主要包括三种机制或三个过程,时间线内经验的保持(指儿童碰到的全部加工过程和作业的一个长时记忆记录)、在时间线内对规则关系的觉察(指对时间线内重复加工各种关系的觉察能力)以及对冗余加工过程的消除(指通过去掉多余的加工步骤来提高效率,在尽量简化程序的条件下达到概括的目的)。其中第二个过程是产生泛化的机制,第三个过程则是使加工更有效的机制。
这三种机制共同产生儿童发展的方式。其特点:(1)强调时间线中记录的是什么,而且在时间线内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决定着以后的学习。
若信息没有在时间线内编码,个体就不能从中得到东西,也就不能觉察到规律性,也不能消除冗余性。(2)不同于阶段理论,认为不同儿童技能发展的顺序可能不同。
认知系统试图进行自我校正时,没有显着的理由认为必须先觉察某种类型的规则,这些可能是先后发生,也可能是同时发生。该理论从时间线、规则的觉察和消除冗余来解释概括化,能更精确地解释认知发展的机制问题,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上很有价值。
上一篇:认知地图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