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下

伤寒贯珠集

书籍:四库大辞典下 更新时间:2018-10-08 01:49: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下》第1717页(1051字)

八卷。

清尤怡(?-1749)撰。尤怡约生活于康、乾年间,与徐大椿、叶天士同时。尤怡字在泾,又字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州(今江苏吴县)人。

尤氏幼年家甚贫,却聪明好学,工词,曾在寺院卖字画为生。结交了沈德潜等许多着名文人学士。

后从游于苏州名医元仪学医,并从此以医为业,博览群书,晚年医术益精,治病多验,与叶天士、徐大椿、王晋山先后齐名,且和徐大椿往来密切。性格沉静恬淡,不追求名利,兴趣爱好广泛,行医之暇则以读书、灌花、饲鹤、观消遣。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收集其诗词九首,并谓其“得唐贤三味。”着有《金匮要略心典》、《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金匮翼》等书。

此书成于雍正七年(1729)。约十万余字。

卷一、卷二为太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卷三、卷四为阳明证,分证治法、明辨法、杂病法;卷五为少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刺法;卷六为太阴诸法、脏证、经病证、经腑俱病证等;卷七为少阴诸法,脉证、清法、下法、温法等;卷八为厥阴病脉证,厥逆进退之机,生死微甚之辨等。按经分篇,每经之首均列“条例大意”,进而按治法类分诸证,然后以阐明本经证大要,尤详其治则大法。

尤氏虽尊经法古,承仲景之说,但能溯本求源,食古能化,并有己见。

其论伤寒,反对风伤卫,寒伤营之说。

认为“营之浅者,仅伤于卫;风之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营之虚者,寒亦不固。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孰实孰虚,以证伤寒中风之殊。”根据自己多年研究《伤寒论》的经验,创立寒邪六经俱受的理论。风寒之邪由太阳经自表及里,由阳经至阴经而传,是其正常传变规律。尤氏受王海藏、柯琴等人的影响,提出可以不通过太阳经而直中阳明、少阳或三阴而出现表证。“六经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并根据《伤寒论》六经都有中风的脉法和治法,引证原文加以阐述,并以“人身十二经络,本相联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各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为立论依据。

同时,还指出六经自感风寒表证不一定完全相同,而各经以太阳经证较为典型和完备,治疗方法也互有差异。尤氏对仲景着作钻研颇深,一有心得,“辄笔诸简端”,善于思索,“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为伤寒学派中辨证论治的代表人物。此书即能提纲挈领地阐发仲景奥旨,且立论中肯,释义简要,条理清晰。

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对《伤寒论》的研究亦有一定价值。

有嘉庆十八年(1813)苏州会文堂刊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上一篇:医门法律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