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6页(1377字)
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
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亦字仲晦,别号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天资聪慧。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遵父遗训,师事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
十九岁登进士第,一生叙任官职二十余次,但遭逢不遇,抑郁不得志。二十四岁时问学于其父同学、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因得承袭洛学正统。
与张栻、吕祖谦同出其时,过从甚密,人称“东南三贤”,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其学说宋以后为政府所支持,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极大。着述甚丰,有《周易本义》、《诗集传》、《仪礼经传通释》、《家礼》、《释宫》、《孝经刊误》、《四书或问》、《论孟精义》、《或问小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四书问目》、《上蔡语录》、《延平答问》、《近思录》、《杂学辨》、《小学集注》、《阴符经考异》、《周易参同契考异》、《原本韩文考异》、《楚辞集注》、《晦庵集》、《南岳倡酬集》、《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朱子全书》、《二程遗书》、《通鉴纲目》、《易学启蒙》、《卦考误》、《通书解》、《朱文公易说》。另有《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传世。《周易本义》初稿名《易传》,定稿历经二十余年。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分开不混,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卷,十翼十卷。
后人将原书割裂,重组成四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彖传》与《象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
故有十二卷与四卷本之别。朱熹的哲学思想继承程颐,故世称“程朱”。
而他的《易》学思想则有异于程颐。程氏《易》学遵循王弼开拓的道路,以义理解《易》。
朱熹则认为《易》是卜筮之书,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表面上他是在调合程颐义理派《易》学与邵雍象数派《易》学的矛盾,实质上他是从后者的角度出发批判前者。
从本质上讲,他是象数派《易》学大师。
《周易本义》释卦爻辞,无一不是从筮占的角度入手,现行《周易正义》卷首尚有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等九个图,更反映其象数《易》的实质,不过是陈抟、郡雍象数学的翻本。说《周易》原本是卜筮之书,这是对的。但朱熹只认识到问题的这一面,却没有认识到《周易》同时也是包含丰富哲学思想的着作。
特别是在孔子作“十翼”,阐述《周易》一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王弼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进一步阐义理,批象数之后,仍旧对《周易》中包含的哲学思想熟视无睹,将《周易》视为单纯的卜筮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本义》对《易》学研究造成很大不良影响。宋嘉泰年间,有稿本《易传》流传。《本义》成书后,有朱鉴刊本,吴革刊本。
《四库全书》收入《周易本义》十二卷本,附四卷本。十二卷本,亦收入《西京清麓丛书正编》、《刘氏传经堂丛书》。
四卷本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另有阳明手抄本,元刊本,陆有明覆宋本,康熙五十年(1711年)曹寅刻本,江宁局复刻刘氏本。1984年北京中国书店铅排本《四书五经》收入,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易学丛刊》亦收此书。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有苏勇校注本,1994年广州出版社有廖名春标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