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上

礼记思

书籍:四库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4 04:11:4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289页(1114字)

六册。

赵僎(生平不详)撰。僎明代南直海(今江苏东海)人。

赵《自序》云:“言《礼记》之作,本于人心之思。《曲礼》曰:‘毋不敬’,即缀之曰‘俨若思’,思其敬之象;而《礼》之精乎三千三百,一敬也,一思也。不思则不敬,然则学《礼》者,非敬,礼何由入,非思,礼何由出。余发未燥,先大人命以学《礼》,二十余年,始能以思之所入者为《礼》之所出。宁尊经而略传,不敢信传而疑经。余着有《纳言》一书,嫌其墨守。

甲子三月,余读书曹溪山中,社友关生张君,以二子执弟子礼,横经问业(即张若獬、张若麒)。余因口授而笔成之,凡三阅月而得此书。每一开卷,朗诵白文数十道,取古人之所思者,转之当念;复取言下之所思者,印之古人。一读一思,一思一快。

其或埋没于腐儒分章裂句之陋习,不则牵合于承讹袭舛之故智者,偶尔点破,无论标一字,树一义,无不奇绝叫绝;始信作经者,原有深微奥杳之旨,明明在语言文字间,无奈读者之不能别具只眼,则弗思之过也。因自题其书曰《礼记思》”。末题“明天启七年丁卯夏日,东海弗如赵僎,书于白门禅舍”。

按《三礼》之学,从晋及北朝至唐,皆以郑注为宗,因此《四库提要》谓“朱子取《礼》注,盖他经可推求文句,据理而谈,《三礼》非有授受渊源,不能臆揣”。此书独吐弃一切,明言重思,则不重学之意,实已揭明。故于制度文为名物象数,皆在所略,而偏重发明新义新理。宋明儒者,《礼》经着述,虽掊击汉儒,而沿袭旧说者也不少。此书则以自出心裁为主,即有暗本旧说者,概不言出自何人。

但明人于《礼记》着述,多重义理,且往往与汉儒立异,如郝敬等《礼记通解》皆是;其更下者,则专重举业,于《丧服》、《丧礼》,均不抄录。此书除《明堂位》外,诋议本经尚少,而《丧服》、《丧礼》,及《曾子问》等载录尚多。此书同样不录每篇全文。并且在《丧服大记》“夫人吊于士大夫”节下,言“君臣犹一家父兄子弟,休戚上下无不相关,视之如一体。

故疾则君三问再问,丧则君或抚或踊,真若手足之亏折”。可谓陈义正大,赵氏此说,亦有所本。

于《问丧》,其“往送也”节,言“写得孝子哀痛无聊之意,真切笃至,读之哭声满纸”。

“杖者何也”节,言“礼义还本人情,先王原非强世。

苟无是情,不唯不可以为子,亦不可以为人”。此等议论,可谓深味人情世事。至于《檀弓》“战于郎”节,言“徭役之烦,税敛之厚。下之人,离心离德,无爱亲死长之心;上之人,又不能协心御难,率斯民以捍卫君国。责民轻,责士君子较重”。亦极可讽世省人。又如《祭义》“孝有三”下,驳“《传》注执定天子庶人之拘”,似创新解而又为确解。此书在四十七篇中,亦有缺者,非备录。

在明人礼类着述中,此书诚不易得。此书有传抄本。

上一篇:读礼日知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上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