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1126页(2818字)
①四十六卷。
清于成龙修,郭惇纂。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
顺治十八年(1661)由副榜贡生授罗城知县。康熙十七年(1678)官福建按察使。十九年晋直隶巡抚,旋迁两江总督,卒于任。执法决狱不徇情面,被圣祖称为“今时清官第一”。着有《于清端政书》等。郭惇,字芝仙,号快庵,直隶清苑人。
顺治元年(1644)选拔贡生,乡试中举。
三年会试落第,为无极县教谕。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升赞善。顺治皇帝御试词臣,名列第一。
后触犯权贵,降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康熙元年,诏其还朝,累官内阁学士。不久,因病乞归故居。性好施舍,每值岁歉,用粮接济饥饿者。村中少井缺水,酷暑多病,其出钱凿井,村民呼其为二公泉,着有《学源堂集》、《诗经肤衍讲义》等着作。清代以前,直隶(河北)非独立行省,其行政权直属中央六部,故未有志。
至康熙十九年(1680)七月,直隶巡抚于成龙奉诏创修《畿辅通志》,旋卸任,志未成,康熙二十一年(1682)四月,继任格尔古德终其事。《畿辅通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四十六卷,二十二门,分为:图、星野附祥异、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学校、兵制、公署、祠祀附寺观、古迹附陵墓、户口、田赋、风俗附物产、帝后、封建、职官、选举、名宦、流寓、人物、艺文、杂志。该志书成书较仓促,多有疏漏。但较侧重记人、风物和图。如有关人物类目的记载达二十二卷之多,其中人物门为十五卷。
又如风物,所附物产,记载颇详,叙物产细分谷、蔬、花、果等类,每个品类均有详细注释。又如图,此志图较多,有皇城图、畿辅总图、畿辅郡城图、畿辅景图等。此为河北创修的第一部总志,对研究该省历史提供了早期综合性资料。②一百二十卷。
清唐执中、李卫修,陈仪、田易纂。唐执中,北京大兴县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及直隶总督。
李卫(1686-1738),字又玠,康熙末捐资为员外郎。雍正二年(1724),官云南布政使,兼理盐务。次年晋浙江巡抚。五年升浙江总督,因究治盗案有功,世宗将江南各地盗案一并交其审理。十年署刑部尚书,调直隶总督。次年弹劾户部尚书、步军统领鄂尔奇。
以善捕盗,不徇瞻顾,被世宗奖为“督抚楷模”。后病死。
陈仪(1670-1744),字子翙,号一吾。
直隶(今属河北)人。
雍正三年(1725)协助怡亲王允祥办理畿辅水利。次年以翰林院侍读带管天津事务,代允祥起草奏疏和文稿。
五年负责天津水利营田局工作,兼管文安、大城等地堤工。八年调任丰润诸路营田观察使。
乾隆元年(1736)罢职回京。
着有《治河蠡测》、《四河两淀私议》等。田易,北京大兴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官同知。康熙二十二年于成龙搜辑讨论未能详确。
雍正七年(1729)诏天下重修志,时值唐执中任直隶总督,其设局修订,李卫继而成之。《畿辅通志》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
全书一百二十卷,分三十门。为:卷一至卷十诏谕、宸章,卷十一京师,卷十二星野,卷十三至卷十五建制沿革,卷十六至卷十七形胜疆域,卷十八至卷二十五山川,卷二十六城池,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公署,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学校,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户口,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四田赋,卷三十五仓廒,卷三十六至卷三十七盐政,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兵制,卷四十五卷四十二关津,卷四十三至卷四十四驿站,卷四十五河渠,卷四十六至卷四十七水利营,卷四十八陵墓,卷四十九至卷五十祠祀,卷五十一至卷五十二寺观,卷五十三至卷五十四古迹,卷五十五风俗,卷五十六至卷五十七物产,卷五十八封爵,卷五十九至卷六十职官,卷六十一至卷六十六选举,卷六十七至卷七十名宦,卷七十一至卷九十人物,卷九十一至卷一百二十艺文。
此志内容较康熙《畿辅通志》丰富,资料翔实,体例完备,并纠正康熙志中的错误和疏漏,是一部为后人称道的方志。然在列传类下,有以人系地,以地叙代,似非通志之体。
该志又有乾隆间《四库全书》本。③三百卷,首一卷。清李鸿章修,黄彭年纂。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得曾国藩赏识。咸丰三年(1853)回籍办团练,对抗捻军和太平军。
八年(1858)进江西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十一年(1861)奉命编练淮军,不久荣升江苏巡抚。
同治三年(1864)因绞杀太平天国有“功”,封一等肃毅伯。四年(1865)署两江总督。
五年(1866)为钦差大臣,督军攻捻。次年授湖广总督,九年(1870)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参与清朝内政外交政策,掌管军事、经济大权。
后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位居各大学士之首,仍留总督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卸直督入阁办,但“不得与闻朝政”。
次年旋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二十五年(1899)调署两广总督,次年实授。
不久调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二十七年(1901)病死。谥号文忠。
着作辑为《李文忠公全书》。黄彭年(1823-1890),字子寿,贵州贵筑(今贵州贵阳)人。
道光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咸丰初,随父回籍办团练。
后入四川总督骆秉章、陕西巡抚刘蓉幕。同治初,主讲关中书院。同治九年(1870),被李鸿章聘为《畿辅通志》的总纂,兼主莲池书院。光绪八年(1882),擢湖北安襄郧荆道,迁按察使。
后调任陕西署布政使。
十一年(1885),迁江苏布政使。十六年(1890),调湖北布政使,总督张之洞十分器重他。彭年为人廉明,博学多识。
主讲莲池书院,创建博学斋和学古堂,设官书局,刊售各省书籍。他的主要着作有《东三省边防考略》、《陶楼诗文集》、《金沙江考略》、《历代关隘津梁考存》、《铜运考略》等。同治十年(1871),黄彭年开始总纂《畿辅通志》,前后用了十五年时间,直到光绪十年(1884)才完稿,随后即在保定莲池刊刻。全书三百卷首一卷,用纪、表、略、录、传等体分十八门记述:卷一至卷十五帝制纪,为诏谕、宸章、京师、陵寝、行宫等目;卷十六至卷四十五表,为府厅州县沿革、封建、职官、选举等目;卷四十六至卷一百八十二略,为舆地、河渠、海防、经政、前事、艺文、金石、古迹等目;卷一百八十三至卷一百九十二宦绩录;卷一百九十三至卷二百八十六列传;卷二百八十七至卷二百九十七杂传;卷二百九十八至卷二百九十九识余;卷三百为叙传。
此书被认为是畿辅有志书以来的“巨擘”,较前所修《畿辅通志》内容丰富,材料翔实,且体例结构亦有较大改进。该志刊行后,在全国各省方志中享有盛名。然而,亦有人认为此书改动体例失当,如保定莲池书院张廉卿等人称此书“失纂述之体,贻市簿之讥,篇不成文,无异档册。”此书原刻本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除原刻本外,尚有宣统二年(1910)的石印本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
198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则将此书重新标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