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1384页(1122字)
①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
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
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之乱,廷桂常先期筹画军需,马驼、粮饷、驿递诸事均合高宗旨意,屡受奖励,封三等忠勤伯。二十四年病死于凉州。
《四川通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此志条理清晰,体例严谨。
其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略者增之,较旧志为详备。其田赋、边防、土司、兵制诸目记载尤为翔实,可谓信今传后之作。
然其仍有因沿旧志之错而错误之处。如唐韦昭度征陈敬暄无功而还,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俱不应入名宦。卢允文为四川宣抚,乃统制全蜀,应入总部,而不应仅入保宁府。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丧师南昭,新旧《唐书》均有明确记载,而此志反以其忤国忠而被贬,载入人物,实为荒谬。
该志尚有乾隆元年(1736)补版增刻本及乾隆间《四库全书》本。② 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常明,曾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总督。
杨芳灿(1753-1815),字才叔,一字蓉裳,江苏无锡人。
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应廷试得知县。平回民田五起义,擢灵州知州。
不久,任户部员外郎,参与纂修《会典》。晚年为衢州、杭州关中书院山长,最后入蜀主纂《四川通志》。
杨芳灿工于诗及骈体文,少即华瞻。着有《芙蓉山馆诗稿》、《芙蓉山馆词钞》、《真率斋词》、《荆圃唱和集诗》、《真率斋初稿》及《四川金石志》等。
嘉庆十七年(1812)春,常明领衔督修《四川通志》,聘杨芳灿入蜀为主纂,十九年(1814)冬完成初稿,继而增削历二年多,二十一年(1816)始刊刻成书。《四川通志》嘉庆二十一年刻本,全书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分为十二志,依次为天文志;舆地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经籍志;纪事志;西域志;杂类志。
卷首另载圣训、宸章二十二卷,书前有常明、李銮宣、陈若霖序、凡例、重修《四川通志》奏折、修志姓名、原修姓名、原志目录、新志目录等。该志基本上采用两级编目,惟《人物志》列女目采用三级编目,有贤淑附才艺、义烈、贞孝、完节四小目。蜀地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专门设立《西域志》,将天文、舆地、人物、艺文等皆纳入该志。对前、后藏的史料以及边防土司记载详核。
综观该志,分纲列目,简明扼要。如都邑废城,郡县旧治,虽名存实亡,皆一一载述;先民里居,别墅故址,凡有观感者,皆搜访并详述之。
然不足之处是,职官表以古代官制与近代官制强相比附,以当时之总督比三代之州牧方伯,知府比于秦汉太守等,十分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