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传奇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文学卷》第275页(675字)
戏曲。
①清仲振奎(1749-1811)撰。二卷五十六出。振奎字春龙,号云涧,又号红豆山樵。江苏泰县人。
监生。工诗。
作者因喜《红楼梦》缠绵绝妙,故作此传奇。于嘉庆三年(1798)成书。
上卷三十二出,取材《红楼梦》,多演宝玉、黛玉、晴雯事。
哀宝玉痴心,伤黛玉、晴雯薄命,恶宝钗、袭人阴险。其中《葬花》、《扇笑》、《听雨》、《补裘》等出,较成功地塑造了黛玉、晴雯两个富有个性的悲剧人物,今仍流行于舞台。下卷二十四出,演《后红楼梦》事。
大有为黛玉、晴雯吐气之感。情节曲折,场面壮观,词曲幽怨。《焚帕》一出以大段唱腔,淋漓尽致地表达黛玉内心的悲愤。有嘉庆绿云红雨山房刊本,一九七八年中华书局出版阿英编《红楼梦戏曲集》铅印本,该本删去第二卷“后梦”事。
②陈钟麟撰。八卷八十出。钟麟,字厚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杭嘉湖道。
博学经史,尤工制艺。
是编为据曹雪芹《红楼梦》敷演。成书年代不详。作品除演宝、黛爱情故事外,对湘雱、宝琴、妙玉、香菱等均有所描写,较全面地反映原着内容,并运用戏曲艺术特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丰富原作情节。
如宝玉哭灵情节,集中揭示了宝玉对黛玉死后的思想感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然其结尾处让宝黛在天国得到团圆,冲淡了故事悲剧气氛,削弱《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在语言上不袭原作一字。结构上每出正文之后另插宾白,引起下出,下出开场又用宾白遥应上出,始及正文,有强为牵连之感。
剧本结构庞大,戏文过长,不易舞台演出。有原刊本,光绪重刊本,一九七八年中华书局出版阿英编《红楼梦戏曲集》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