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传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文学卷》第437页(866字)
诗文注。
①宋朱熹(1130-1200)撰。八卷(原二十卷)。
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乔寓建阳(今属福建)。
绍兴进士,历事高孝光宁四朝,任秘阁修撰等职,终官宝文阁待制。庆元中致仕旋卒。
曾自称云谷老人,亦曰晦翁。自号沧州病叟,又号遯翁。
穷究程氏(颢、颐)之学,后世通称程朱理学。着述甚丰。此书在《诗经》注释、研究中颇享盛名。主要因其释义简洁,切于原意,明白易晓,尝多新解。
朱熹解诗,初从《诗序》,后取郑樵之说,旋而摆脱《诗序》约束,从《诗经》本身探索诗旨,故能切中要害。如释《邶风·谷风》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其于文字音义,杂采毛诗、郑笺,间用齐、鲁、韩三家,而不拘于前人训诂旧说,能广涉社会现象,独出心裁。如谓《国风》为“民俗歌谣之诗”,“赋、比、兴”是写作手法,释义恰确,通畅易晓,至今广为《诗经》研究者及文学界所引用。
然亦有受《诗序》旧说及其理学观念影响之处。如谓男女相悦之诗为“刺淫”或“淫奔”之类。
此种历史局限势所难免。朱熹以后,解诗者多以《诗集传》为宗,科举亦以朱解为准,故此书对后世影响颇深。
有宋刻本及元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清刻本较多。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有影印宋刊本《诗集传》二十卷,可见原书面貌。
通行本有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②北宋苏辙(1039-1112)撰。二十卷。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举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后辞官隐居许州。与父洵、兄轼并有文名,人称“三苏”。其说认为《毛诗序》反复繁重,不似出于一人之手,因而疑为毛公所传,经卫宏集录而成。于是仅留诗序首句,以下余文尽行删汰。
自谓于先儒之说,“独采其可者见于今传,其尤不可者皆明着其失。”辙之删汰,非以臆断为之,实合于古人说诗之常例。
《礼记》论及《驺虞》、《采苹》等诗,皆以一语括其旨;蔡邕书《鲁诗石经》,也仅以一语为序。故辙说出而多有尊从者。
有明焦氏刻《两苏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