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氏五年一贯制实验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5:23:2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653页(468字)

1939年,邬干于在长沙县进行的一项中学学制改革实验,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邬干于认为沿用美国中学“三三制”学制主要有三点弊端:一是中学6年学制时间太长,且6年中准备考试时间要花1年左右;二是课时太多;三是留级制使学生心理受到较大摧残。他分析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是学生复习时间太少,每班学生人数太多,同一学期学科太多,学生上课时间太多。针对这些问题,邬干于提出中学采用“五年一贯制”的学制。提出后进行了改革实验:①减少每班学生人数;②将课程分为3类,第一类为工具课(语算外等),第二类为需记忆课(史地等),第三类为肌肉活动与欣赏活动课(音体美等)。

第一类课程,以每期学一项为原则,学第一类课程时,至多只能兼学第三类课程3项。理化、史地最好是在学生学了外语后,尽量用外语讲课;③减少上课时间,增加复习自习时间。

第一类课程减少至1/3以下,上课1小时,课前应有1小时预习,课后有3小时复习。第二类课程上课时间减少至1/2以下,上课1小时,课前预习半小时,课后复习1小时;③将留级改为单科重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