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书院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5:29:3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663页(523字)

在湖南益阳龟台山,前濒资江。

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自捐俸金,令“民所犯(罪)情甚轻力能赎者”赎以瓦木材料,义集侵占县学隙地之人“抵修祠阁”,建成书院。以其位于会山与十洲之间,取名“龙洲”。有大门、讲堂、号舍、尊经阁、五贤祠、图书妙合亭等,“规模之盛,盖侵轶石鼓、岳麓矣”。撰《龙洲书院志》。

又聘蒋信等讲“心法”。崇祯十六年(1643),书院兵毁。

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江成重建。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高自位重建五贤祠,将刘激所铸屈原诸葛亮、张栻、张咏、胡寅五人铁像移祀其中。

三十七年(1772),知县冯鼎高增建石牌楼、洞原亭等。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蒋信替张咏为五贤。咸丰二年(1852),清兵驻此攻太平军。四年、九年,知县林廷式、郑本玉先后重修。

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毛隆章以生徒日多,扩建斋舍,增加课额。三十一年(1905),改为益阳学堂。民国以来,相继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龙洲师范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龙洲师范并入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改名益阳师范学校,其址先后为解放军后方医院、益阳地区干部学校、省立四中分校所有。1952年至今,改为益阳市二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