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讲义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6:22:4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754页(657字)

书名。

曾运乾着。早年成书,中华书局1996年11月出版。曾先生深通四部之书,尤精音韵之学,以为陆法言《切韵》序云:“支(章移切)脂(旨夷切)(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不韵(今本不作一,依敦煌本);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满切),俱论是切”;“上四字移夷居俱明韵(即切语下字,音学也)之易于淆惑者。下四字苏相于胡明切(即切语上一字,声音也)之易于淆惑者”。

因而作《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并作《喻母分隶牙舌声》,谓“喻三古读匣”、“喻古读定”,于是天下学者以《切韵》五十一纽为定论,而喻母分隶牙舌声,论证深邃,虽钱大昕考证古声无以过也。古韵分部之说,创自顾宁人,江慎修继顾氏之后,析真淳臻文殷魂痕先为一部,元寒桓删山仙为一部,段氏承之,更析痕谆欣山文、先真臻为两部,戴氏与段书,谓江氏分真以下十四部为二,今又分真以下为三,嫌其阳声三分而阴声二分,曾氏乃分脂微齐皆灰为二,于是作《齐韵分为两部考》,又参以清代诸家之成说,订古韵为“三十部”。

戴氏作《转语二十章序》,章太炎先生作《新方言序》,以为“书轶不传”。曾氏则以为“声类表即其转语二十章也”。

等韵之学,宋元以来,轇轕千年,益不解韵学之条理,曾氏讲义有一编曰“宋元明清等韵学”,实驳等韵之学。讲义又有《广韵补谱》,原稿未录,今已代为补写,前后合读,则等韵门法“本俗僧不了文义坐禅无事之所为,毫无关于声音之大例,良不诬也”。曾先生于声韵之学,实集前人之大成,又有创见,于《音韵学讲义》一书中可见端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