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8:17: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935页(633字)

湖南主要曲种之一。

流布于全省广大城乡。有称渔鼓为道情、道情渔鼓或渔鼓道情的。群众一般习称渔鼓演唱为打渔鼓。渔鼓源于道情,道情原为道教音乐(新经韵)流布民间演唱之称。湖南道情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随道教传入后兴起。明末清初在湖南一带,渔鼓即已流行。

渔鼓唱腔风格有多支派:一是以衡州渔鼓风格为代表,流行于湘江流域的湘中、湘南渔鼓;一是以澧州渔鼓风格为代表,流行于澧水、沅水流域的湘北渔鼓、湘西渔鼓;而湘东一带,受湘南渔鼓影响较深。各地渔鼓均采用渔鼓筒伴奏,其他伴奏乐器不尽相同。

湘西、湘北渔鼓,除渔鼓筒与筒板外,还加上一只小镲伴奏;湘中、湘南渔鼓,受戏曲音乐和民间小调的影响,常使用二胡、月琴或三弦随腔伴奏。常见的曲目有《八美图》、《儿女英雄传》、《天宝图》、《七剑十三侠》、《粉妆楼》、《七侠五义》、《包公案》、《施公案》、《彭玉麟私访广东》等。

湘南大部地区,渔鼓多与皮影合流,同一艺人,身怀二技者居多,白天唱渔鼓,晚上唱皮影,两种唱腔,相互融汇运用,丰富了渔鼓的表现力。清末民国初年,湖南较大城市相继成立艺人行会组织,如长沙“湘子会”、“永定八仙会”,衡山“化愚堂”(后改“果老八仙公”),益阳“湘子会”,衡阳“老郎会”,湘潭“永湘八仙会”等。

各地茶楼酒肆为其定点演唱之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艺人在文化部门领导下,新建班社,进行演出,进行时事政策宣传,参与历届曲艺(文艺)会演,涌现出较多的优秀创作曲目。

上一篇:黄凡 下一篇: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