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鼓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8:19:1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938页(500字)

又称鼓盆歌、孝歌、跳丧鼓、九槌鼓、夜歌子、丧堂歌、挽歌。

湖南省民间闹孝堂时演唱的一种曲艺形式,全省流布。传说始自庄子。《庄子·至乐篇》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唐代樊绰在《蛮书》中载:“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经过不断衍变,击鼓跳丧发展为敲击堂鼓伴唱说书讲故事。

通常是一领众和的坐唱或立唱形式。演出时有一定的程式。

以常德丧鼓为例,其程式为:起鼓→请歌郎→奠酒、劝亡→说书→送歌郎。起鼓即在开唱之前,由慢而快地擂鼓三通,艺人称为“三长板”,借以定堂,驱邪。请歌郎,由演唱者采用唱、做、跳三种方式,礼请歌郎下凡,以保护演出顺利进行。奠酒、劝亡由演唱者将亡者生平事迹,编成唱词演唱,以悼念亡灵,安慰孝家。

说书是丧鼓的正书部分,演唱中、长篇故事。常用曲目有《十月怀胎》、《九人头》、《彭大人上汉阳》、《怒打皇亲》等。送歌郎在丧鼓即将结束,或灵柩即将启动时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和五字句。

除[送歌郎]的唱词是每三句构成一组外,其他曲牌的唱词都是由二句、四句或六句、八句构成一组,多组构成一段。各段都是一韵到底。

上一篇:快板 下一篇: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