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架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8:33:3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963页(474字)

顶板瑶姑娘的头饰标志。

流行于湘南。瑶家姑娘长大成人可以找男友谈情说爱时,便在头上戴一个长二尺、宽一点五尺左右的头架,瑶家语称为“蹦比”。

头架的制作方法是:取一至二根手指粗的小箬竹,锯成一尺八至二尺长,用小刀或碎瓷片刮光,再均匀地劈成两半,刷上黑色油漆。然后取三根竹片,按三至四寸的距离并排摆开成“三”字形。

另用两根较细小的竹片成“人”字形别在“三”字形竹片的中间,形成“夹”形的竹架。再于上端系上两串金珠,下端系四簇彩色丝线编成的鬅绦子,中间系八只银质小铃铛。

最后在架上蒙上一块青布作底,上面覆精致的彩花头巾。将“夹”字形头架的一撇一捺,斜插到挽好了发结的头发中,便固定在头上了。看去如同盛装的宫女,端庄雍容。银钗横插,两耳垂环,手戴玉钏,衣配银扣,胸系围裙,腰系银链,足穿绣花尖头鞋。

明末从广西迁入湘南的瑶族,不论男女,都有两条红花边交叉于胸前,相传是纪念祖先的标志。邵阳等地区的瑶族,男服与湘南同,唯妇女穿裙,长而大,上身穿白布对襟齐领衣,袖口有花纹,头、腰均束花带,脚扎排花绣绑腿,着绣花鞋。

上一篇:苗族服饰 下一篇:苗族头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