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
书籍: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28 16:17:38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第676页(353字)
【释义】:
之: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
夺别人的权利、地位由自己代替。也泛指用某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梁与籍(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宋·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二十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例句】:①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上卷七章:“可是现在,查理对爱玛的恩情,在她看来,分明等于一种对她的慈爱的捐弃行为,一种取而代之的侵占行为。”②冯玉祥《我的生活》二七章:“原来自皖系兵败失利,奉系军阀取而代之,即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