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第902页(265字)
【释义】: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原指天道难以被人感知和认识。后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或情况变化,不再发生影响。
《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例句】:
①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起初的时候,莫不是唐哉皇哉的设局招股,弄到后来,总是无声无臭的就那么完结了。”②茅盾《动摇》八:“并且又惋惜于城里的妇女运动反而无声无臭,有落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