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第8卷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283页(934字)
篇名。
①唐韩愈贞元十八年(802)任四门博士时撰。载《昌黎先生集》。其时韩所倡导的以复兴儒学为宗旨的古文运动渐趋高潮。在教育领域也要求矫正旧习,树立尊师重道的新风尚。
以“人非生而知之者”,故“古之学者必有师”为立论的出发点。慨叹师道不传已久,到了唐代,益不尊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认为“耻于相师”既是愚昧的表现,也是造成愚昧的原因。进而阐明教师的基本任务为“传道、授业、解惑”(传授仁义之道,教习儒家典籍,解答学习疑难)。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
以学道为目的,人应当“学无常师”,并引孔子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相勖勉。后人受此篇启发,有以《师说》、《续师说》、《广师说》等为题,继续发表关于师道的议论。
②宋王令撰。指出中国具有重视教育、学校的优良传统。
“乡遂有庠序之教,家国有塾学之设”,“为之师以论其道,为之保以诏其业”。秦代文教事业遭摧残,汉代又使之复兴,“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徒员,策贤良,求经术”,尊重教师的风气大盛,“传诗、书、礼、易、春秋而名家者,以百数十计”。
他认为国家长治久安关键在运用儒术。有些朝代成效不着,系“有儒名,有儒位,而不用儒术”,“学师不立而育贤无方”。
人“非生而知”者,藉“教导之明”或“修习之至”成才。若无教师指导,则天下学子虽有“强力向进之心”,难以迅速增进学问和德行。
收入《王令集》。③明何心隐(梁汝元)撰。论述师与学及道的关系。以为“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不帱不约则不交”。“不交”虽可作为天地,然“不往不来之天地”却“未尽善也”,因其“未尽学”、“未尽道”。唯“友其道于师以学”,才能“交乾坤”,使天地为之开扩。肯定师的作用“至大”、“至善”。
“师也,至善也。非道而尽道也,道之至也。
非学而尽学,学之至也。可以相交而友,不落于友也;可以相友而师,不落于师也。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师其至乎!”赋予师的职能除传道授业,兼有社会思想领袖和群体首领的作用。收入《何心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