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7:04:5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90页(907字)

【生卒】:1909.10.16—1970.10.23

【介绍】:

原名范希天。

四川内江人。中学时代倾向国民革命思想。十八岁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同年三月,因四川军阀造成了“三·三一”重庆大惨案,他脱险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二十军学生营。随后被编入贺领导的二十三军教导团,参加了南昌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并深入前线慰问抗日将士。此后,致力于军事问题研究,并开始为北平的《晨报》、天津的《益世报》和《大公报》写稿。1935年7月,以《大公报》记者身份,深入我国大西北进行考察,“只身从成都出发,到川西,经陇东,赴祈连山,沿着河西走廊,经贺兰山,跨内蒙古,跋涉于根本没有道路的原始森林,深入雪山草原”(冯英子:《范长江是怎样采访的》),历时十个月,行程四千里,写了许多通讯报告,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消息。其通讯报告集《中国的西北角》(1936年6月,天津大公报馆出版)与斯诺的《西行漫记》都是较早报道陕北苏区生活的有影响的书。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冒险进入西安采访,并到延安与周恩来等同志长谈,写成《陕北之行》等一批通讯报告,汇集为《塞上行》(1937年6月,天津大公报馆出版)。抗战爆发后,他又深入战地采访,在烽火中奋笔疾书,写下了大批战地通讯,后汇集为《长江战地通讯专集》(1938年,重庆开明书店出版),并与人合作出版《西北风云》(1938年,生活书店出版)等。长江被认为是我国一代新闻“奇才”,他的通讯报告的特点:一是胆识过人。

他敢于闻人之未闻,发人之不敢发,所报告均为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发表常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二是学识丰富。他的作品着眼现实,纵横古今,旁征博引,给人们提供极其丰富的现实的与历史的,政治的与民俗的知识;三是生动活泼。其表达形式,叙述与描写结合,穿插议论和抒情,既生动活泼,又有条不紊,“可以把他当成确切的消息看;可以把他当成真实的小说读;也可以把他当成悲壮凄凉、激昂尖锐的散文歌咏,使得你的心里,不知不觉的,发出一种不可压抑的‘生命之力’。”(梅英:《作者介绍》,见《长江战地通讯专集》)

上一篇:陈醉云 下一篇:范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