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109页(1053字)
【生卒】:1903.1.28—1986.3.26
【介绍】:
笔名有耳耶、萧今度等。
湖北金山人。1922年曾到马来亚、缅甸教书、当编辑,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
1932年加入“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1936年与胡风等编辑《海燕》月刊,1938年到延安,不久到新四军编《抗敌》杂志。
1940年任桂林《力报》副刊《新垦地》编辑,并参加《野草》编辑。1945-1946年任重庆《商务日报》和《新民报》副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等职。聂绀弩是文学上的多面手,创作有诗集、小说集、剧本、寓言,还有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他的散文集有《婵娟》(1942年)、《沉吟》、《巨象》(1949年);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1938年)、《历史的奥秘》(1941年)、《蛇与塔》(1941年)、《早醒记》(1943年)、《血书》(1949年)、《海外奇谈》(1950年)、《寸磔纸老虎》(1951年)、《二鸦杂文》(1950年)、《绀弩杂文选》(1955年)和《聂绀弩杂文集》(1981年)等。
早在“左联”时期,聂绀弩就在鲁迅旗帜下运用杂文武器战斗了,结集为《瘸子的散步》,但毁于“八一三”战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是“野草”杂文流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杂文家,林默涵说:“他的许多杂文,都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见《野草》新6号)夏衍称“绀弩的‘鲁迅笔法’可以乱真。”(见《新观察》1981年24期)胡乔木推崇聂绀弩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杂文家。”(见《人民日报》1982年8月16日)聂绀弩在师承和发展鲁迅的杂文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自己杂文的思想艺术个性。
从思想内容看,他的杂文有强烈的时代感,批评的内容广泛,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思想性;在杂文艺术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融合,善于形象化说理,充满机智和幽默,能随物赋形,富于创造。如《血书》、《论万里长城》汪洋恣放,酣畅淋漓,《韩康的药店》、《鬼谷子》新颖别致,诙奇峭拔;《阔人礼赞》砭锢弊取其类型,《残缺国》似寓言带有虚幻;《圣母》创造了带象征性的美好形象,《离人散记》在记叙中溶进抒情和议论等等。
聂绀弩杂文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作品中有着由博识卓见和诙奇幽默交织而成的酣畅淋漓,充满着喜剧色彩和理趣美。虽不如鲁迅阔大和深沉,但自有其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