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30:0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345页(1189字)

散文体裁之一,是杂体的议论性的文学散文。

杂文不论在中外都是“古已有之”的。在我国杂文一词,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的《杂文》篇。刘氏认为杂文是“文章之支派,暇豫之末造也”,他把“文”、“笔”兼有,杂七杂八、无法归类的文体并归“杂文之区”。

刘勰之后,范晔的《后汉书·文苑列传》,欧阳修的《苏氏文集序》,苏轼的《答谢民师书》,王安石的《上人书》,也都把杂七杂八,无法归类的文体称为“杂文”。

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论杂文中之“杂着”和“杂说”时指出:“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杂着则是“辑先儒所着之杂文也”,“文而谓之杂者何?或评议古今,或评议政教,随所着之名,无一定之体”,认为杂文是带评论性和议论性的杂体文。我国古代杂文遗产异常丰富。

古代散文中论政、论史、论学、论文的文章,古文中的“说”、“解”、“辨”、“原”、“议”、“释”,以及序跋文、赠序文、书牍文、箴铭文、杂记文等都是杂文。英语中的Miscellany(杂文)一词,含有混杂物、杂集,杂录的意思。西方的古希腊、罗时代就出现了杂文(见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傅东华在《为小品文祝福》中认为西方的杂文有三类:Scientific miscellany(科学杂文)、Rel igion miscellany(宗教杂文)、Political miscellany(政治杂文),实际上远不止这三类。中国现代杂文“萌芽”于“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时期,是“五四”时期社会解放、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审美观念解放和文体解放的产物,并同新闻事业的繁荣发达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议论性的杂文,有着感应、批评社会现实的直接性和广泛性,说理的生动性,作者爱写,读者爱读,有显着的社会效果,《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倡导之后,应者云集,风靡文坛。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杂文创作之风长久不衰,为中外文学史所罕见。现代人们对杂文有两种理解。

一是广义的杂文概念,泛指一切散行的杂体文字,包括非文学性的议论文、学术论文和种种应用文;二是狭义的文学杂文概念,指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即指这后一种。“五四”时期,杂文的概念也朱加统一规范。

当时有杂感,随感(想)录,杂说,短评,浪漫谈,闲话,闲谈等等,至三十年代,多数人才通称它为杂文或杂感。中国现代杂文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表现出的特点是:(一)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有着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追求说理的理趣化、形象化和抒情化的审美特征,发挥杂文的移情、益智作用;(三)形式上随物赋形,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丰富多姿,除常见的议论和评论之外,还有随感、杂感、随笔、札记、笔记、书简、日记、闲适小品、幽默小品、讽刺小品、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甚至还有哲理性的散文式的杂文,小说体、对话剧体的杂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