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31: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350页(1604字)

从新闻报道脱胎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文体,为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

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及时而迅速地加以表现。允许适当的艺术加工,但不允许虚构。强调新闻性,艺术加工只是为了加强新闻的艺术效果。这种文体是现代政治风云变幻、社会急剧变迁的产物。

我国近代在鸦片战争以后,产生了许多记实性散文和战记,都具有报告文学的性质。徐树栋的《偷头记》(见阿英编《鸦片战争文学集》),记叙宁波失陷后,“偷儿”、“窃鬼头(英国侵略者的头)”的事件,其实就是一篇报告文学。

辛亥革命时期,黄小配在广州《南越报》上发表的《五月风声》(见《近代文学史料》),及时报道了黄花岗战役的全过程,也是一篇报告文学。中国现代报告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诞生而产生。

它及时地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新民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1918年11月《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发表高一涵的文艺通讯《皖江见闻录》,报道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和文化上新旧势力的斗争。1919年3月《每周评论》发表李大钊的《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5月发表的《一周中北京的工民大活动》,都及时地报道工人生活的惨状和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前后一周北京各界反帝爱国活动的情况。1920年先后创刊的《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都发表了一些文艺通讯,《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案》(《劳动音》第一期),就是一篇揭露帝国主义者残酷压榨工人的罪恶事实的作品。

稍后,周思来的《旅欧通讯》,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都是“五四”时期有影响的旅外通讯和着名的报告文学。与此同时,国内旅行通讯也开始产生,孙伏园的《伏园游记》(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意在揭示人生社会”(姜德明《书迅集》),就是富有特色的作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报告文学突出的特点,是反映爱国青年和革命群众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茅盾的《暴风雨》等,报道了“五卅”惨案的情况,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记录了“三·一八”惨案的历程,谢冰莹的《从军日记》记述了一位女兵参加北伐战争的经过,这些作品都密切地反映了现实的革命斗争。

“报告文学”这个名称在我国的大量风行,是三十年代初期,随着“左联”的提倡后开始的。

那时,它作为被引进的“西欧的”文学样式,还没有与我国已经产生的报告文学结合起来。而随着“左联”领导开展的工农通讯员运动而产生的是大量反映上海“一·二八”事变的文艺通讯。

阿英编辑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我国正式冠以“报告文学”名称的第一部作品。1936年,周立波翻译了基希的《秘密的中国》为这种文学样式提供借鉴,同年茅盾发起《中国的一日》征文运动,把报告文学写作运动推向高潮。

在此之前,速写、特写已相继出现,而夏衍的《包身工》的发表,则标志这种文体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报告文学作为反映现实斗争的武器,几乎成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和优秀的作品,如丘东平的《第七连》、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刘白羽的《游击中间》、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和沙汀的《随军散记》等,逐步克服了“左联”时期和抗战初期大多数作品单纯记述事件过程的毛病,注意描写人的精神面貌和探索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而且注意多方面的表现手法,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解放战争时期,有些作家曾经发现报告文学单纯模仿外国作品的缺点,提出了“中国化、大众化”的问题,并给报告文学下了个朴素的定义:“报告文学者,记叙当前发生的事情之记事文也”(何其芳:《报告文学纵横谈》),促进报告文学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报告文学”的名称,虽然是从外国引进的,但它在我国近代已经产生。从三十年代开始,又经历了一段从学习外国到逐渐民族化的过程。

它在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