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汉语大词典第九卷 更新时间:2018-12-13 07:30:3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68页(1108字)

《广韵》良薛切,入薛,来。

【1】缯帛的残余。《说文·衣部》:“裂, 缯余也。”{徐锴}繫传:“裁剪之余也。”【2】引申为残余。《方言》第一“烈枿, 余也”{钱绎}笺疏引《齐语》:“戎车待游车之裂, 戎士待臣妾之余。”今本《国语·齐语》作““”, {韦昭}注:““, 残也。”【3】裁剪;扯裂。《晏子春秋·杂下一》:“女子而男子饰者, 裂其衣, 断其带。”{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韩}后与{范}同载, 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无邪! ’{范}笑而受之。”{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布》:“观{魏}﹑{晋}﹑{北魏}﹑{唐}所行, 知用布帛不便, 巧僞则害人, 裂匹爲尺则害己, 此其弊也。”【4】割裂;分裂。《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 不幸不见天地之纯, 古人之大体, 道术将爲天下裂。”《淮南子·览冥训》:“四极废, 九州裂。”{高诱}注:“裂, 分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水出{山阳县}故{脩武城}西南, 同源分派, 裂爲二水, 南爲{苟泉}, 北则{吴渎}。”{金}{王若虚}《滹南话》卷上:“{东坡}酷爱《归去来辞》, 既次其韵, 又衍爲长短句, 又裂爲集字诗, 破碎甚矣。”{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怕, 可也更兴奋。她的跳动得很快的心像要裂成两半儿。

”【5】划分。《左传·哀公四年》:“{士蔑}乃致{九州之戎}, 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 且将爲之卜。”《新唐书·裴矩传》:“{矩}知帝勤远略, 乃访诸商胡国俗﹑山川险易, 撰《西域图记》三篇, 合四十四国, 凡裂三道。”【6】绽开;龟裂。{晋}{左思}《蜀都赋》:“蒲陶乱溃, 若榴竞裂。”{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木枕十字裂, 镜面生痱癗。”{曹禺}《原野》序幕:“巨树有庞大的躯干, 爬满年老而裂的木纹, 矗立在莽莽苍苍的原野中。”【7】破碎。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练字》:“简蠹帛裂, 三写易字。”{唐}{韩愈}《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 咫尺性命轻鸿毛。”【8】引申为败坏。{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若事之败而不可收拾也曰崩, 又或曰裂。”《西游记》第二三回:“那个不要如此? 都这们扭扭揑揑的拿班儿, 把好事都弄得裂了。”【9】特指车裂。

《墨子·亲士》:“{吴起}之裂, 其事也。”{孙诒让}间诂:“《淮南子·缪称训》云:‘{吴起}刻削而车裂。’”【10】泛指处死。《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刎颈不易, 九裂不恨。”{李贤}注:“裂, 死也。”【11】象声词。参见“[裂裂]”。

上一篇:裁剖 下一篇: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