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汉语大词典第九卷 更新时间:2018-12-13 12:54:41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658页(794字)

《广韵》七醉切,去至,清。

【1】鸟名。《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王逸}注:“翾然若飞似翠鸟之举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刘逵}注:“翠,翠鸟也。”{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杂记》:“翠所以可爱者,爲有羽也;而人杀之,何也?爲毛也。”{宋}{梅臣}《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不逢浮沼雁,但见衔翠。”【2】指翠鸟的羽毛。

《文选·宋玉<高唐赋>》:“蜺爲旌,翠爲盖。”{吕延济}注:“翠羽爲盖。”【3】硬玉。{唐}{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爲叶垂鬓唇。

”{宋}{吴自牧}《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人民日报》1982.2.27:“{故宫}展有翡翠扁方,翠碗,翠别子。{颐和园}中展有翡翠插牌。

均为{清}代所有。

”【4】青绿色。{汉}{司相如}《上林赋》:“扬翠叶,扡紫茎,发红华,垂朱荣。”{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冰心}《往事(二)》六:“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凄然。”【5】鲜明。

{宋}{苏轼}《和述古冬日牡丹》之一:“一朶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元}{本{高明}}《琵琶记·赵五娘忆夫》:“翠减祥鸾罗幌,香销寳鸭金炉。”按,{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以鲜明爲翠,乃古语。”【6】鸟尾上的肉。《礼记·内则》:“舒雁翠。”{郑玄}注:“舒雁,鹅也;翠,尾肉也。”《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唇,貛貛之炙,隽觾之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用鹅﹑雁﹑﹑鸭……皆得作。乃浄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

”【7】姓。《急就篇》卷一:“翠鸳鸯。”{颜师古}注:“{翠}氏,{楚景翠}之后也。避入关之迁,怀土逃匿,改姓爲{翠}。

上一篇:翟公客 下一篇: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目录
分享到: